天气预报
通化市: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日期:2017年11月30日 来源:

    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贫困户自身“造血”脱贫。

    早在2015年,通化县三棵榆树镇鞭杆沟村就建设了木耳、贝母种植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眼下,5万袋地载木耳收获颇丰,40亩贝母长势良好;50头肉牛、100只绵羊、600只白鹅、1000只蛋鸡也已产生效益。

    这种将种植、养殖业相结合,以短期靠木耳见效、中期靠养鸡见效、长期靠贝母见效的“长短结合”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尝到甜头,更见到希望。“2016年种植木耳纯收益达5万多元,再加上搞养殖支出的务工费和分红,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鞭杆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信亮说。

    近年来,通化市立足地方实际,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方式,推进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企业带动扶贫等扶贫工程,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民“拔掉穷根”,走上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新增脱贫项目200项,总投资4.89亿元,确保产业扶贫项目覆盖所有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

    发展乡村旅游,是柳河县罗通山镇实施产业扶贫的措施之一。这几年来,镇政府多方筹集资金300万元,流转土地115亩,建设棚膜果蔬园,其中暖棚25栋、冷棚30栋,目前叶菜、小西红柿、草莓都已成熟并开园采摘。今年,镇政府又在棚膜果蔬园周边建设花海200亩,栽植黑果花楸,可以在观光的同时进行采摘。园区以吸收贫困户入股、效益分红、鼓励贫困户经营等方式,带动2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像罗通山镇一样,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通过扶贫开发与特色经济的紧密结合,为农民脱贫打造坚强的产业基础。

    辉南县样子哨镇太平沟村依靠交通优势,确定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棚膜现代农产品采摘园带动脱贫工作的思路,成立了新时代温室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29栋温室大棚里,油桃、葡萄、西红柿、山野菜等20余个品种的果蔬长势喜人。据了解,合作社拿出一部分大棚为贫困户量身定制,有能力种植的合作社大力帮扶,户均增收可达5万多元;干不了重体力活的可以打工,年收入1万元左右;没有劳动能力的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年底分红。

    今年,通化市各地不断开拓新的扶贫产业项目50多个,加大脱贫项目实施力度。二道江区铁厂镇三道沟村在原有苗木基地项目的基础上,借助被列为2017年我省旅游扶贫重点推进村的契机,投资112万元发展乡村旅游,预计年吸纳游客4000人,净收益5万元,贫困户年收益1000元。东昌区金厂镇金厂村的东胜肉牛养殖项目已投入113万元,镇政府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3万元,依托养牛大户,主要经营肉牛养殖、生产、销售,项目每年返还3.3万元的利润分红用于贫困人口增收。此外,各地进一步加强管理,扩大规模,努力把去年已经达产见效的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做优。集安市头道镇东村的玉木耳项目让全村去年集体收入增加10万元,今年又扩建了菌棒发菌车间,年产菌棒将达到100万棒。柳河县4兆瓦40个村级电站项目现已全部完成,年可实现发电收益500万元,今年又投资75万元发展“光伏+”产业,预计年收益95万元,203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900元。

    产业扶贫已成为通化市扶贫开发的有力武器,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