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国农业发展稳中有进,乡村振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开局良好,乡村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三农”持续向好形势进一步巩固。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我国三农事业具体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新发展?2019年,中国农业又将开创怎样的新局面?中国乡村之声推出新年特别节目《2019,农业改革再出发》。第一篇:《开局之年事业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 粮食再获丰产丰收 去年夏收时节,设在河南省邓州市的国家杂交小麦项目制种基地传来喜讯:经专家组测产,这里培育的杂交小麦种子理论产量达到每亩370.24公斤,实打实收每亩302.5公斤,达到了预期效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小麦中心研究员赵昌平:杂交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子生产突破了300公斤,好的地方接近了350公斤,这样为我们杂交小麦今后在全国快速地推广应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这次测产数据表明,杂交小麦种子生产在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适应性等方面表现优异,标志着我国杂交小麦研发进入大田应用和产业化阶段,下一步推广种植,与常规小麦相比可增产两成以上,节水三到五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这种产量比前几年提高一倍以上,过去还怀疑能不能够生产出来应用,我看现在我们信心也很强,应用前景是很好的。 2018年以来,我国继续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聚焦重点发力,强化措施落实,种植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介绍,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继续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小麦、稻谷等口粮保障供给,守住了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 韩长赋:粮食生产保持稳定,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又是一个丰收年。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新步伐,预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1.46万元,增速有望继续保持“两个高于”。 2018年,我国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供给促进产业兴旺。以“减水稻、控玉米、扩大豆”为重点,持续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继续巩固镰刀弯地区玉米调减成果,适当调减南方低质低效双季稻和东北寒地井灌稻面积,预计库存较多的玉米减少500多万亩、水稻调减800多万亩,市场紧缺的大豆、花生增加1000万亩以上。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在轮作休耕、生产者补贴等政策的引导支持下,2018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增加,再次获得丰产。在食用需求拉动和种植成本支撑下,国产大豆价格保持基本平稳,优质优价的趋势更加明显。 9月23日,秋分日当天,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它的设立能够营造重农强农的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韩长赋: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树立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广大市民也有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和田园梦想,这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脱贫攻坚进程进入冲刺期 深度贫困地区加快脱贫 位于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过渡地带的陕西省富平县,眼下正是柿饼上市的好时节。用富平尖柿制作而成的柿饼,个儿大、霜白、软糯香甜,借助合作社和互联网,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柿子种植户陈建社:2018年,我家种了8亩多柿子树,大概亩产5000多斤,收入大概十万多吧。以前种花椒,大概就是三四万元。增加了两三倍的收入。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还是脱贫攻坚的作风建设年。 2018年,我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开局良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程明显加快,作风治理和能力建设初见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措扎实落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取得突破性进展,资金保障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多年困扰贫困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教育难、就医难等问题,在大部分贫困地区得到了解决。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加大了倾斜支持的力度。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目前看,方案的实施、工作的推进都在计划之内,没有滞后,有的甚至提前。今年深度贫困地区的减贫速度可能大大快于全国减贫速度,也快于西部地区的减贫速度。 2018年以来,脱贫攻坚在力度、广度、深度和精准度上都达到了新的水平。2018年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年度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28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完成28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 刘永富:经过6年的努力,到2018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减少85%以上,贫困村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 全面振兴格局蓝图展开 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地区的甘肃文县,境内“两江八河”和茂密森林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文县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生态产业”。 每到旅游旺季,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门沟村的李双全要比往常早起两个小时,先洗摘好从山里采回的野菜,又烙起了白马山寨特有的核桃饼。炊烟弥漫中,游客三五成群,走进了他开办的农家乐。 端起酒杯,唱起祝酒歌,不一会儿,咂杆酒的香气就飘满大院。老李说,这两年,古老白马人聚居的铁楼乡 主打特色民俗文化旅游牌,农家乐的收入越来越多,日子是越过越好,一年毛收入就有100万左右。 李双全:在九几年的时候,我们每天都是饿肚子的,你看现在好了,最近两年收入不错。 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文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仅去年1—5月,文县就接待游客52.42万人次,同比增长25.6%,累计综合收入2.38亿元。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方向道路、工作布局、基本任务和原则要求,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展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去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就是搞农业不仅有干头,还要有说头、有看头、有赚头,农业将来是这样的。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今后随着科技进步,随着产业发展,农民将是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我们要让农民从身份称谓回归职业称谓,将来想当农民不容易。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将来农村人不仅可以享受城里人那样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而且还拥有优美环境、田园风光。农村将来会成为稀缺资源,会成为城里人向往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