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时节,大地披彩,五谷飘香。走进集安市花甸镇花甸村,只见一片片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舞,翻滚的稲浪蔚为壮观。俯下身子,只见一只只河蟹在稻田里欢快地漫游。村领导告诉记者,稻田养蟹,一田双产,让大家看到了种植业的希望。 在发展产业、振兴乡村的进程中,花甸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生产发展新模式,实现良种良法良田产出好米,“稻养蟹、蟹育稻”,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稻田养蟹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该技术将种稻与养蟹相结合,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不仅能够生产出优质稻米,还营造了良好的河蟹生长环境。这种互利共生的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水源和生态环境,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种地只能解决温饱,要想致富还得靠新技术。”这是种粮大户王德友的“口头禅”。几年来,他通过参加村级干部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做到科学种田,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实行规范化种植管理,保证了稻米质量。 记者了解到,从转变生产模式、打造大米品牌,到采取“家庭农场+绿色基地+订单”模式;从实施产业化经营,到线下线上销售;从引进稻田鸭养殖技术、完善化肥减量增效实验,再到现在的稻田养蟹,王德友不断创新实践,致力于打造生态绿色产业,不断拓宽增收新路。 王德友介绍说:“我种植水稻400多亩,亩产大米700到800斤。在镇政府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支持下,今年开始发展稻田养蟹。今年投放蟹苗400多斤,利用70多亩实验稻田养蟹,田间管理不使用杀虫剂,不喂螃蟹饲料,相比于普通大米更绿色生态、品质更高、口感更好。试点成功后,稻田养蟹技术将大面积推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村里的蟹稻米和稻田蟹能够端上更多百姓的餐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