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强基础 提质量 促发展
伊通满族自治县奋力绘就农业农村新图景
陈照明 记者 侯春强
日期:2023年11月06日 来源:

今年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旅融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黑土地保护、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等重点工作,推动农业畜牧业稳步发展,乡村振兴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

夯基础,筑牢粮食供给安全线

牢牢守好粮食播种面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0万亩,其中籽粒玉米189.61万亩、水稻6.5万亩,大豆种植面积2.89万亩,预计粮食产量可达到26.81亿斤,同比增长10%以上。推广玉米大豆带状种植技术,沿“伊公”公路和“磐马”公路建设、伊通镇兴隆村、大孤山镇大孤山村、马鞍山镇北岗子村、莫里青乡莫里村4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试验推广面积240亩。新建各类棚室1315栋面积914.8亩,现有30亩以上园区10个,累计棚膜蔬菜产量达到0.9万吨,产值3300万元。听山农业创业产业园成功申报省级“菜篮子”生产保障基地。

推广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全县保护性耕作任务20万亩、耕地深松任务3万亩、机械深翻补贴任务11.59万亩,增施有机肥4.38万亩。全县设有24个耕地监测点、242个耕地调查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1万亩、东北黑土地保护项目5.24万亩。邀请中国农业大学黑土地保护专家在大孤山镇欢欣岭村共建坡耕地黑土地保护试验基地,探索适宜伊通山坡地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模式。成功举办吉林省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数字抵押登记试点(伊通)暨全国第一张农机数字产权证书发放启动仪式,标志着伊通在推动金融服务农业机械化的工作上迈上了新台阶。

提质量,推动畜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养殖规模迈上新台阶,不断推进畜禽品种改良,推动公司+农户养殖模式,推动全县养殖规模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年底全县猪、牛、羊、禽、鹿养殖量分别达到195.46万头、78.94万头、19.46万只、2581.13万羽、9.84万只。预计比去年增长16.92%、18.42%、12.49%、16.27%、13.76%。

“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实现新跨越,2023年被评为基础母牛扩群项目县和全省唯一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试点县。积极探索菌酶协同发酵技术,打造肉牛健康养殖“伊通模式”,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引入国家863重点科技成果,以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为基础,结合茎穗兼收、中央厨房、粪污带菌还田、无抗富硒养殖等新技术,解决养殖过程用药难以把控、秸秆利用率低、散养粪污难以集中处理的难题,预计年底可建立科技服务站点135个,覆盖肉牛7万头。黄牛产业园区预计12月份建成投产,力争3年内将园区打造成养殖种植标准化、旅游观光农业特色化、三产融合的国家级现代化示范园区。

强品牌,提升产业发展新动能

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功申报吉林省绿秀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5家,目前已有国家级1家、省级20家、市级34家。围绕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打造全方位的产业链条,成功申报伊通嘉悦绿色种养融合产业化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伊通满族自治县嘉兴农业产业化市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现有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4个。打造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现有国家级3个、省级12个。成功推荐2个企业品牌成为四平区域公共品牌“平地生香”的授权企业,现平地生香授权企业共计14家。建设营城子镇黄牛产业强镇、新兴乡梅花鹿产业强镇、马鞍大樱桃产业强镇。有特种果品产业园、黄牛产业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百合、榛子、中药材、水稻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利用吉林省长春市国际农业博览会、四平市农业食品交易会、四平市丰收节、伊通烧烤节等多个契机和平台,在全省打响伊通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0
责任编辑:迟瑞冰
相关信息
吉 林 城 乡 网 版 权 所 有 ,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所有:吉林日报社(吉林日报报业集团) 投诉举报电话:0431-88600732 备案号:吉ICP备18006035号 地址:长春市高新区火炬路1518号
流量统计: 技术支持:迅达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