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欲远,夏将至。 芳菲四月,走进舒兰市吉舒街道曙光村,一排排蔬菜大棚在阳光下闪耀着银光,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藤蔓,各个圆润饱满。村民忙着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种植户王君波家的大棚里挤满了人,有来听教授种植技术的,有采摘的,有拍照的。王君波看着长势喜人的西红柿,算起了收入账:柿子每斤20元,一棚的收入十四五万元,3棚柿子收入近50万元。 村民沈翠文多年种植长麻沟传统品种“丽春西红柿”,成熟后形状各异,呈现出尖圆型、扁圆形或带有瘪孔,绵软起沙,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管理科学,沈翠文种的西红柿成熟早、个头大,每年4月中旬就能抢“鲜”上市。沈翠文说,曙光村西红柿受到消费者喜爱,最主要原因是品种优良,引用山泉水灌溉,不使用农药、催熟剂、化肥,依靠传统种植和自然成熟,最大程度保持了西红柿的原生态品质、口感和营养。 村民娄建雨家的3栋大棚种植“铁皮西红柿”,他正在和爱人刘霞忙碌着。娄建雨介绍,预计今年西红柿产量在3万斤左右,销售可一直持续到7月初。“现在基本都是预售,市民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订购,我们送货上门。”刘霞高兴地说。 西红柿是曙光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通过这项产业,全村人均收入达万元。这一切,缘于基层党组织发挥的带富作用。 村党支部书记杨忠宇告诉记者,曙光村有3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起初虽然是零散种植,但品质良好、名声远扬。为改变村民收入低、无产业的状况,村党支部经过党员大会研究,确定把西红柿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 产业要发展,党员必须带头。村里聘请了种植专家到村里为全村党员传授种植及管理技术后,再由每名党员分片区指导村民,实施统一管护、专业种植、规模化发展模式,持续做大做强种植规模,同时确保村民的经济利益。 “抓产业的落脚点,就是要助推村民脱贫致富。”杨忠宇说,抓住西红柿产业发展不放松,做大做强西红柿产业,让村民实现增收目标,是曙光村历届党支部的目标和任务。如今,曙光村长麻沟屯40多户农民种植西红柿,有日光温室26栋、普通钢筋大棚80栋,预计年产值1000万元。 “下一步,我们要依托长麻沟西红柿产业园区创建美丽庭院示范点,形成整体布局合理、美观的采摘休闲农家小院。形成集生产基地、营销平台、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从而推动种植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吉舒街道党委书记张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