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生产有严格规定,包装袋上都应印有商标、养分含量、厂名、厂址、生产许可等信息,选购时一定要注意识别……”3月13日,集安市通胜村村委会院内人头攒动,在一排摆满种子化肥的桌子旁,通化边境管理支队通胜边境派出所民警和当地农业执法大队干部正在向村民讲解化肥识伪辨劣知识。 阳春三月时,农人备耕忙。惊蛰以来,通化地区进入备耕关键期,为了让农民春耕生产用上放心农资产品,通胜边境派出所联合集安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开展了“打假护春耕”行动。 连日来,民警会同农业执法人员走村屯、进街区、上集市,通过拉条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开展涉农法规宣传,用实物和案例,向群众讲解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知识,确保备耕春耕顺利进行。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样式太多了,我们也不会鉴别,听了民警的介绍,我们长了见识,购买生产资料时也‘有底’了。”听完宣讲,村民张大伯的心里有了“主心骨”。 在做好识伪辨劣宣传的同时,民警还会同农业执法人员对种子经营、农药批发、农机销售等门店进行检查,认真查验产品进销台账,要求各农资经营主体守法经营,认真履行进货验收职责,禁止上门推销“三无”农资行为。截至目前,该所已出动警力50余人次,联合相关单位抽检农资样品160余种,发放法律宣传单1500余份。通过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农资销售秩序,震慑了农资领域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 “我们将联合行政执法部门,加大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打击力度,扎实开展打假护春耕行动,持续护航农业生产。”通胜边境派出所副所长葛俊岩说。 初审:张立蕴 复审:石 巍 终审:曹梦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