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扶余市永平乡紧扣上级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及人居环境整治部署,统筹推进春季秸秆禁烧与村庄清洁行动,落实双轨责任制,构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互促格局,以“零火点”目标守护蓝天净土,用“高颜值”环境赋能乡村振兴。 三包三防,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 “秋收完成后,秸秆禁烧工作便开始了”,永平乡秸秆禁烧工作负责人介绍到,“我们坚持用好‘三包三防’工作法,干部包村、包屯、包户,人防、物防、技防三管齐下,全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提质增效”。 精心部署,织密防控网络。制定《永平乡2024-2025年度秸秆禁烧和秸秆离田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乡、村、屯三级秸秆禁烧工作网格体系,明确奖惩措施,严格落实“三包三防”工作法,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宣传、监管,织密秸秆禁烧“防控网”。 网格管控,压实巡查责任。乡、村召开秸秆禁烧工作部署会,明确任务分工,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充分发挥“人防+物防+技防”三防机制,落实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线上利用电子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线下组建巡逻队伍21支,出动车辆80台次,配备救火设施50套,针对夜间、清晨等重点时段,高公铁两侧沿线“一公里”等关键区域,开展常态化、高强度的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处置焚烧秸秆行为。 多维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包村干部和各村书记牵头组织村“三委”成员,深入开展入户宣传行动,将秸秆禁烧与秸秆残茬处置政策清晰传达给每一户村民,着重提醒村民禁止私自焚烧,并在线上转发秸秆禁烧宣传信息200余条,营造全民皆知、全民配合、全民参与的良好禁烧氛围。 综合利用,确保春耕顺利。抢抓春季秸秆离、还田窗口期,认真梳理去年秋冬季秸秆利用情况,对田间秸秆留存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底数,及时调整秸秆利用计划,统筹机械、人员、物资等资源要素,一鼓作气加速完成重点管控区域的秸秆离、还田任务,确保田间秸秆净度达到春耕生产要求。 四级联动,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程家村负责人介绍,“我们现在的重难点工作是如何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去年发展庭院经济既美化庭院,又增加收入,大家积极性很高,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将村民家庭卫生自治要求纳入进去,与“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挂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清洁行动,相信村里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党建引领,激活治理动能。按照《扶余市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春季村庄清洁“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各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进一步巩固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乡党委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书记统筹抓、班子成员包片管、村‘两委’具体干、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四级联动机制,将全乡划分为19个网格,落实包保责任制,累计发动党员干部百余人参与此次行动。 精准施策,破解整治难题。落实“六清”(清垃圾、清沟塘、清搭建、清杂物、清张贴、清厕所)工作要求,全面清理各类越冬垃圾,根据各村实际分类施策,制定差异化整治方案,合理划分村村通道路整治责任,确保清洁全覆盖、无死角。全乡村庄清洁行动共动用各种车辆、机械441台,清理公共场所50余处,清理农村道路、村内沟渠217公里,清理各类越冬垃圾535.5吨。 严格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召开专题部署工作会议,组织包片、包村干部和乡村振兴专干,成立19个督导检查组,对各村村委会及周边、排水沟、主干路两侧、文化广场、垃圾中转站等区域开展重点检查和集中整治,累计排查问题百余件,整改完成率100%。 长效管护,巩固整治成果。各村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统收转运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合理开发设置乡村保洁人员岗位。通过大喇叭、微信群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内容和措施,积极调动村民搞好家庭卫生自治,主动投身村庄清洁行动。目前,已配备吸污车1辆、垃圾桶2000余个,聘用保洁员129名,确保村庄垃圾日产日清。 下一步,永平乡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秸秆禁烧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聚焦关键领域、攻坚薄弱环节、破除机制障碍,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提升行动,系统化推进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三美融合”,争取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域村庄常态化卫生清洁,打造更高标准的和美乡村建设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