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裁绿意,细雨润山河。1955年4月,朝阳区人民法院的前身第四区人民法院成立,1956年3月更名为朝阳区人民法院。回望七十年发展史,如一江春水奔涌向前的长卷,更似一场春耕秋收的接力。值此建院七十周年之际,开展长春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建院七十周年“活动月”系列活动,此刻启幕的不仅是回忆与致敬,更是一场司法为民的再出发。我们将执笔墨为犁,以一方专栏为田,探寻历史积淀脉络,书写公正司法新答卷。
4月11日,朝阳法院举办“七秩风华 奋斗有我”主题分享会。全院干警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朝阳法院七十年的风雨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新篇。
活动在庄严的宪法宣誓仪式中拉开帷幕。党组书记、院长石泉面向国旗,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领读誓词。全体干警整齐站立、右手握拳、跟诵誓词。铿锵的誓言表达着朝阳法院人对宪法的尊崇和对法治事业的忠诚,彰显着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
随后,全体干警一同观看了回顾短片。短片中一个个珍贵的历史画面,如同时光的缩影,让在场的每一位干警都深受触动。
分享环节
在分享环节,老、中、青三代干警代表依次上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与法院共同成长的故事。
老法官代表曹春江率先上台,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在法院工作的经历,让年轻干警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法院人对司法事业的无限忠诚。
“法官的职业生涯,是无数案件的累积,更是无数次对人性与法律的叩问。无论案情复杂与否,我始终坚信:法槌落下的一刻,不仅是对个案的是非裁断,更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捍卫。”
张亚军法官向大家分享了在朝阳法院工作三十余年的经历与感悟,以坚守与奉献深深触动着年轻干警的心。
“从1988年年底到朝阳法院报到,距今已有37年,朝阳院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发展壮大,我也已将近六十岁,即将面临退休,步入人生的新阶段。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生命的精彩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中的体验和成长。”
老干警代表张浩与大家分享在朝阳法院工作27年的点点滴滴,深情回望历史,再次叩问初心。
“七十年,是一座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点。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让我们所有朝阳法院人重温初心,凝聚共识,把对朝阳法院的热爱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让七十年的荣耀与积淀,在我们手中续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中年干警代表夏禹法官结合自身多年的办案经验,畅谈了法院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亲历了司法改革的逐步推进,也表示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为法院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岁月变迁,时光轮转。七十年间,从曾经低矮的旧房,到如今的高楼耸立;从开庭笔录、判决书都是手写,到现在开庭有同步庭审录播,案件流程有一体化智能平台。朝阳法院七十年的历史,我有幸陪伴了二十年,变化的是时代、是司法改革的步伐,但不变的是朝阳法院人定分止争、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
三位青年干警代表也分享了自己在法院工作的成长与感悟。
青年法官谷孟储讲述自己在七个不同岗位见证法院精神的传承,从“旁观者”到“践行者”的角色转换和淬炼成长。
“当未来的某天我的法袍也染上岁月的霜色,希望那时的年轻法官在翻阅电子卷宗时,能从我们这代人的司法足迹里,看见技术的温度与法治的初心仍在同频跳动。这或许就是对建院七十周年最好的致敬。”
青年法官李东阳以曾经立案庭讲解员的身份带大家回到2018年的诉讼服务中心,以既要守护枫桥经验的温度,也要驾驭信息化变革带来的冲击的角度讲述朝阳法院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那些在立案庭通宵达旦整理的案卷,是春播法治的种子;在行政庭唇枪舌剑的辩论,是夏耘正义的汗水;在执行局烈日下的奔波,是秋收公信的喜悦。法院于我,不仅是挥洒青春的舞台,更是承载法治信仰的殿堂。”
法官助理赵慧敏讲述作为亲历者,既见证了朝阳法院近几年的深刻变化,也实现了自我蜕变与成长。
“一岁一韶华,七秩正青春,七十岁的朝阳法院,依然蓬勃有力,风华正茂。未来,朝阳法院将在新一届院党组的带领下,忠诚担当,履职尽责,全体朝阳法院人将团结一致,携手共进,共同续写朝阳法院新的篇章。”
党组书记、院长石泉同志代表院党组向为朝阳法院发展进步付出努力的全院干警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迈向新征程,我们要以“持衡守善、明法求是”的创业精神书写时代答卷。站在建院七十周年新起点,要以三个“始终”续写华章:一是始终筑牢政治忠诚,把党的领导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确保司法事业方向正确、根基稳固;二是始终践行为民宗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三是始终锐意改革创新,打造“数字正义”新高地。
此次“七秩风华 奋斗有我”主题分享活动不仅是对朝阳法院七十年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也是一次对朝阳法院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朝阳法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奋勇争先,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贡献新的力量。
(吉林城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