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原来的陡坡耕地变成青山 树上山,粮下川,陡坡耕地和沙质耕地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林地。水土流失、风起沙扬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吉林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二十年,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退耕还林二十年,吉林省的生态脆弱区变成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曾经有一段时期,吉林省东部山区由于一些人毁林造田,使坡耕地面积扩大,林地被蚕食,森林生态功能下降。西部地区由于过量垦植,大量林草植被和湿地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吉林省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在陡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等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2000年,吉林省开始进行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吉林省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建设工程,本着“因害设防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在东部长白山区以20度以上坡耕地停作退耕为重点,全面恢复森林生态功能;西部地区以严重沙化耕地为重点,加快荒漠化治理步伐;中部地区以农田防护林建设为重点,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退耕还林工程是吉林省林业建设三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全省各部门、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克服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操作难度高等诸多困难,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19年末,吉林省共完成退耕还林1567.9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355.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草)1212.3万亩,建设范围涉及全省61个县(市、区),841个乡(镇、街道),8488个村。通过20年退耕还林,吉林省增加了森林覆盖率,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为实现吉林山川秀美做出巨大贡献。 辉南县的退耕还林地上,落叶松已经成林 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吉林省东部地区100多万亩20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控制水土流失面积达200多万亩;吉林省西部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治理沙质耕地150多万亩,治理沙化、碱化、退化草地521.9万亩,风起沙扬的景象日趋减少;吉林省中部平原区营建防风固沙林130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1万多亩,提升了农田防护功能,使中部地区450万农民安居乐业。退耕还林增加了地表植被、涵养水源、减少土壤侵蚀,使工程区防灾减灾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吉林省东部地区坡耕地恢复了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中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得到了及时恢复、完善,提高了防护功能。西部地区的沙质耕地和“三化”草原植上了树,种上了草,荒漠化土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省主要河流、库湖、重点城市水源地周围得到及时治理,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高。 实施退耕还林,有效提升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截至2019年末,仅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一项,国家就向吉林省投入 66.7亿元,29.7万农户从国家补助中受益,平均每户增收近3000元。工程的实施,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吉林、通化、白山、延边等地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红松果林、五味子、蓝莓、山葡萄、板栗等特色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通化市、延边州根据本地药厂集中、药材需求量大的优势,大力推广退耕还林地林药间作模式,退耕还林户每亩每年增收500多元。龙井市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大面积发展苹果梨。珲春、桦甸等地利用退耕还林工程,成功引种培育了“寒富”苹果,结束了吉林省高端苹果全部靠外进的历史。 珲春市退耕还林地上栽植的苹果喜获丰收 实施退耕还林,取得巨大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不仅是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一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程。通过工程的实施,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显著增强,广大群众认识到植树造林是遏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有效途径,参与生态工程建设的积极性高涨,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农民群众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建设者,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退耕还林是扶贫帮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退耕还林,退耕户直接受益,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变。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许多农民彻底告别了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走出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实现了林茂粮丰。各地依托退耕还林培育的绿色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乡村旅游、休闲采摘等新型业态,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森林资源的增长,不仅减少了风沙,净化了空气,增进了人们身心健康,而且使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栖息分布范围明显拓宽,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