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张鹤 报道 近日,第四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在浙江杭州举行。活动以国际一流优质稻品种作为对照,经过专家组严格评选和专业品鉴,15个粳稻品种和15个籼稻品种获评金奖。其中,吉林农业大学凌凤楼团队选育的“吉农大667”水稻品种再次获得金奖,吉林农业大学也成为全国农业院校中唯一一个蝉联3届金奖的院校。
“吉农大667”是吉林农业大学针对水稻品种产量与品质及食味性难以达到同步提升的技术难题,采用生理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先进技术方法,经过多年多点筛选鉴定和系谱选择培育,于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质食味高产粳稻新品种。
“吉农大667”于2019年审定通过后,从2020年起连续4年被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省水稻主导品种,累计推广220万亩,占适种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0%以上,产量比当地品种增加7.5%,每亩按增产50公斤计算,累计增产粮食1.1亿公斤。“吉农大667”稻米精米率达75.5%,比对照品种高5.5%,另因其稻米米质优,米饭香味浓郁,其稻谷价格比普通品种高0.3元/公斤,累计为农民约增加3.3亿元收入,社会效益显著,目前已成为吉林大米订单的首选品种,其推广规模和前景十分广阔。
作为我省水稻育种领域的重大突破,该品种的选育以及大面积推广对于实现吉林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从根本上促进东北稻米品质提升以及对吉林大米产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