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春红 于佳明 本报记者 徐文君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初夏的五月,走进蛟河市前进乡梨树沟村,田地里很少见到耕种的农民。原因无他,村民吃到了土地托管的“红利”,当起了“甩手掌柜”,选择将土地全程托管给合作社,自己不用种地就能得到分红。
杨茂全是蛟河市溢农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最早的社员,合作社刚成立,他就与合作社签订了土地托管合同。前不久,他领到了上年度的分红5.8万元。
溢农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于2021年成立,注册资金55.2万元,其中村集体出资50万元,25户农户入股5.2万元。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村民种地难问题,服务范围涵盖水稻、玉米和其他主要农作物的耕、种、管、收全过程,真正实现了农业托管“一条龙”。
梨树沟村有农户232户913人,耕地面积600余公顷。过去几年,由于村内农机具普及率不高,每年只能满足350公顷左右耕地的生产需求,剩余耕地机耕作业只能由外村人员承包,村民生产成本高、机耕时效不稳定。
合作社成立后,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为村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土地托管农机服务。去年,合作社申请72万元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建设农机具库房1座,发展农机设备11台,托管土地116公顷。
来到梨树沟村委会,记者看到,大院正门对面720多平方米的库房里面停放着收割机、打稻机等大型农业机械。村党支部书记张玉生说,今年,合作社打算再进一台大型机械,实施茎穗兼收,让玉米秸秆不落地。秋天计划再上一台打包机,秸秆不落地直接打包变成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