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秀兰 记者 吴连祥 报道 在建设现代化林场进程中,通化县三棚林业有限公司牢记生态建设使命,围绕森林培育建设,打造红松良种基地,提升基地管理水平,为发展红松果林提供源源不断的种源。
通化县三棚林业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有三棚林场,为林业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实施公司制管理以来,公司不忘初心使命,勇当国家林业生态建设“主力军”,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新贡献。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秉持这一理念,公司加快红松良种基地建设进程。根据红松母树林的生物学特性,构建稳产高产的红松母树林良种生产基地,建立红松种子结实性状优良的种子园、采穗圃、优树收集区,实行标准化建设,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使基地发展成为集母树林、采穗圃、示范林为一体化的高质量红松林木良种基地。
开展科研攻关。公司先后与吉林省林科院、北华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开展合作,科学培育、科学育种,成为省林科院、东北大学的研学基地。近年来,在林业专家的带领下,开展了促进红松结实试验、红松施肥增产技术推广、不同密度控制实验、果树式修剪实验、红松大径无节材培育实验、目标树经营实验等十多项科研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营建优质红松母树林提供了科技支撑。作为国家重点红松林木良种基地,公司已为各地输送优良红松种子20万斤。
加强母树林经营管理。企业现有红松母树林12975亩。为了让母树林持续健康发展,公司组织工人对幼龄林采取疏伐、抚育、施肥、选优、花粉管理等技术措施,保证树木正常生长发育;对2931亩幼龄林进行母树分级、去劣疏伐,以提高林木良种的遗传品质和种子产量;对原有的654亩红松1.5代种子园严格按照规程做好田间管理、矮化、人工促进结实;对2020年营建的以结实性状为主的红松1.5代种子进行补植、田间管理、修剪;对355.5亩沙松母树林进行母树分级管理和设定固定观测样地,选择优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