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首页
第05版:黑土地

土豆花开迎客来

李雁春

七月,土豆花盛开的时节,我跟随市县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来到久负盛誉的马铃薯粉条之乡——长岭县三青山镇。说起三青山粉条那可是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传统的三青山手拍粉工艺还是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见过农村小园子里的土豆花,那小玲珑一样的白花、紫花很是惹人喜爱。来这里观赏土豆花海,参观传统手工艺漏粉流程,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心里不免有些兴奋。

正是草木盎然、百花争艳的盛夏时节,乡村风光美不胜收。三青山马铃薯粉条特色小镇干净、整洁,以一种优雅的姿态迎接着远方的客人。宽阔的街路,整齐的路灯,鳞次栉比的楼房,还有那往来不息的车辆行人,显示出这里的繁华。同行者介绍说三十年前这里就叫“小康村”,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据说三青山粉条鼎盛时期,全镇开办粉坊五百多家,年生产加工粉条近三万吨。那时,三青山镇遍地栽种马铃薯,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三青山大地一片雪白或淡紫,到处都是盛开的土豆花。后来受环保问题影响小作坊被全部关停,当地许多薯农改种玉米。沉寂了几年之后,直到2023年,随着污水处理厂的建成,三青山马铃薯特色小镇又重焕生机。

在大房身村的土豆花海旁,我们遇到当地农民,谈起马铃薯粉条生产,人人眉飞色舞神采飞扬,看得出那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听着当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对三青山镇马铃薯粉条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更加激发起摄影师拍摄美丽乡村宣传好家乡面貌的热情。我们踩着松软的土地,走进花海,寻找最佳的取景区域,架起相机,或蹲、或站、或仰、或俯,选择着不同的视角,拍下称心满意的画面。土豆花朵呈穗状形,看上去非常淡雅素洁。这片土豆花都是白色的,每一朵绽开的花就像一个个小金钟,白色的花瓣素雅端庄,金黄的花蕊玲珑剔透,让这份素雅有了高贵的气质。微风拂过,一片片洁白的土豆花,在鲜嫩的绿叶衬托中,翻腾起一浪一浪灿烂的身影,多而不杂、繁而不乱,质朴润心。

为了不留遗憾,随行的女生不顾田野土质的泥泞,毅然走进花海,为摄影师当起模特,留下自己美丽的倩影,也为土豆花海再增添一抹亮丽的风景。

参观拍摄完土豆花海,摄影师又来到大乔粉业参观现代化粉条加工工艺。大乔粉业生产的粉条是坚持传承手拍粉工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生产的高质量的粉条,日产鲜粉十三万斤左右,生产线——打芡、和面、漏粉、捞粉、冷却、剁粉、晾晒和捆扎,各个环节分工明确,技术严谨,从漏粉到粉条晾干一般都当日完成。听着介绍,摄影家们对大乔粉业的生产加工能力赞叹不已。

相比于大乔粉业的现代化工艺,老吴家的小作坊仍保留着手拍粉的传统工艺,只是和面和拍粉换上了机械搅面和电动拍粉工具。听说摄影家们来参观拍照,几名正在漏粉的工匠详细为大家介绍、演示每个环节。正忙着导粉的王全顺老人今年快七十岁了,是远近有名的粉匠。当年他靠漏粉发家致富,如今年岁大了,仍舍不得丢弃这门手艺,谁家漏粉找到他,他都爽快地答应,干起活来还是当年那股劲头。

这边还在拍摄、采访,热情好客的老吴已经让老伴煮好一大盆水煮粉,又端来一大碗辣椒酱,招呼大伙一起品尝。看着大家吃得美滋滋的样子,老吴说这叫原汤煮原粉,不知要比饭店、食堂煮的水粉好过多少倍呢。

一天的随访,让我看到了三青山镇这个粉条特色小镇的风貌,领略到这里是名符其实的美丽乡村,也感受到这里淳朴的民风,特别是对粉条加工的传统手工艺有了清晰的了解。

三青山镇的马铃薯种植和粉条加工名声远播,拿过不少国家级奖项,成为我省传统农业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在打造特色小镇上,他们下了很大功夫,让这一特色产业迸发出更大的生机,我相信,这里也必将成为我省乡村旅游的打卡地。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