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是由人力脚踏蹬动的,有两个车轮的陆地交通工具,俗称脚踏车或单车。自行车无噪音,无污染,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既能作为代步和运载货物的工具,又能用于锻炼身体。
上世纪60至70年代,自行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与缝纫机、手表被列为三大件,成为一个家庭是否富裕的象征。那时自行车是紧俏物品,要凭票购买。如果有人骑上自行车,就会吸引许多羡慕的眼神。上世纪80至90年代,自行车逐步普及,凤凰、永久和飞鸽是当时的名牌产品。中国自行车的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每逢清晨和傍晚,滚滚自行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移动,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中学读书时,非常向往有一辆自行车,哪怕是旧的。我们学校组织学生去亮甲山旅游,我看见一部分同学骑着自行车,轻松愉快的样子,非常羡慕。没有自行车的同学,25里路只能徒步往返。
1974年,我参加了工作,自行车的梦想还没实现。记得在1975年的秋天,我和前院的邻居结伴走着去亮甲山采菠萝叶,用它来包“粘耗子”。我采了一袋菠萝叶,足足有20多斤。扛在肩上,刚开始还没觉得累,越走越觉得沉重。正在路边休息的时候,从南边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近前一看,是街里的熟人。他一看是我,了解了情况,就主动帮我把菠萝叶驮回家。没有了负担,我感到轻松愉快。但心里也想,何时自己能有一辆自行车呢?
大姐知道我特别喜欢自行车,在1977年的秋天,就把她家的一辆旧“飞鸽”自行车给了我,从梅河口通过火车托运到了榆树火车站,当我接到“到货通知单”时,兴奋得半宿没睡好觉。第二天清早就乘客车到榆树火车站货运处,取出了自行车。我开心地骑着自行车到家,70多里的路程也没觉得累。我把自行车反复擦了几遍,又把前后轮卸下来,给轴承上了黄油,骑起来更轻便。
当时我对自行车的构造也不太了解,还想给车把转动轴上点油。拧下了车把芯,可是车把就是拿不下来。问了修车师傅,才知道,车把下面有个下粗上细的铁砣,嵌在车把下面的豁口里,拧紧把芯螺丝,车把就紧了,要想拿下来车把,伸里把芯,用锤子一敲,铁砣就掉了,车把就拿下来了。回家一试,果然如此。
要想保养好自行车,一定要学会修理,于是我到书店买了一本《怎样修理自行车》,有了它,修理自行车就方便多了。我还买了锉和胶水,学会了粘补车内胎。骑自行车上下班,非常方便。有几次上榆树函授学习,我都是骑自行车去的。
在1988年的时候,妹妹调转工作去了外地。她有一辆买了一年多的“红旗”牌二八型自行车,还很新,于是我就留下了妹妹的自行车,把旧自行车卖了。我特别注意保养这辆自行车,尽量不让它在阳光下暴晒,不让雨浇。每年秋天都彻底检修一次,给车轴上一次黄油。达到车子停在那儿,蹬一下,车轮有来回转的标准,一直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
我还骑着这辆自行车卖了十年的春联。1990年至1996年的冬天,放寒假以后,我就骑着它驮着装对联的箱子,到邻近乡镇的集市、村屯去卖对联。骑着它,走过光滑如镜的路面,推着它,走过一尺多深的积雪。它总是忠心耿耿,不知疲倦地为我工作,自行车真是我生活的好伴侣。我有时心里郁闷,就骑上自行车疾速行驶在乡间的公路上,任风拂过我的脸庞,心情就会逐渐舒畅起来。
我骑车上下班,走亲访友,磨面买菜,短途旅游,这辆自行车给我作出了很大贡献!
这辆自行车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我现在还经常骑它上早市买菜,性能仍然很好,骑起来非常轻便。
现在私家轿车遍地都是,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对自行车依旧情有独钟。骑自行车能提高心肺功能,锻炼身体,骑自行车方便快捷,低碳环保,好处多多。我爱我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