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专家 刘晓龙
立秋过后,白天和夜间温度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赤松茸出菇。但赤松茸出菇期容易发生虫害,尤其是林下栽培的赤松茸,从子实体原基刚长出就被虫蛀,成熟的赤松茸子实体更是千疮百孔,这样的赤松茸即使采下来也没有商品价值。
赤松茸为什么会发生虫害?采用哪些方法可以防治?本文对赤松茸栽培基地进行调查分析,找出赤松茸出菇期发生虫害的具体原因,提出预防和防治虫害的具体方法,供赤松茸栽培户参考。
赤松茸出菇期发生虫害原因
在栽培赤松茸的配方中添加畜禽粪便,如干牛粪,这些粪便中含有大量的虫卵,赤松茸出菇时虫卵已经孵化成幼虫或成虫,开始蛀食赤松茸子实体。
发酵料栽培赤松茸,在发酵过程中温度低,发酵时间短,后期没有使用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导致培养料在发酵过程中滋生大量的蚊蝇,赤松茸播种后虫卵在培养料中开始生长,出菇期成虫和幼虫蛀食子实体。
赤松茸铺料播种前,畦床没喷洒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土壤中的虫卵在播种后开始在培养料中生长,出菇期危害赤松茸子实体。
赤松茸料面覆土薄,畦面不平或露出培养料,或者林下栽培覆盖枯树叶,喷水后培养料和枯树叶表面有积水,发菌期蚊蝇成虫在培养料或枯树叶中产卵,出菇期成虫和幼虫为害赤松茸子实体。
赤松茸虫害预防及防治措施
采用诱杀法杀虫,出菇期可以正常采收。具体方法是将麦麸炒熟,然后拌入敌杀死,再将拌入敌杀死的麦麸(也称毒饵)按照2米间距放在畦床旁的过道上,诱杀成虫和幼虫。
如果虫害发生较重,要先将畦床表面所有赤松茸无论大小一起采下,然后在畦床及过道喷洒2000倍的敌杀死水溶液,一定要将畦面和过道表面的土壤打湿,否则杀虫效果差,大棚栽培的要闷棚24小时杀虫。
提前预防。首先是栽培赤松茸不使用畜禽粪便,减少虫源;其次是发酵料栽培发酵温度一定要达到70℃,翻堆3-4次,发酵时间15-20天,最后一次翻堆前喷洒敌杀死杀虫;三是畦床在铺料播种前喷洒杀虫剂杀虫,覆土也使用杀虫剂杀虫,确保培养料、畦床和土壤内的虫卵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