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稻菽千重浪,鹤乡处处稻花香。
立秋过后,走进镇赉县田间地头,稻谷的芳香扑鼻而来,放眼望去,金灿灿的,一望无际。轰鸣的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间往来穿梭,一幅壮美的丰收图卷铺陈开来。
谁能想到,已连续7年夺得我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产量第一的镇赉县,种稻历史还不足40年。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155万亩稻田,在36年前竟是连野草都难以生长的盐碱滩。
36年,镇赉县何以有这样的巨变?
答案显而易见:镇赉县与省农科院深度融合,以科技推动农业产业兴旺,探索建立院地携手合作模式,发展壮大基层农业科技力量,通过配备一批领军专家、孵化一批乡土人才、服务一片乡村产业,为镇赉乡村振兴、品质农业赋能助力。
科技攻关,破解产业科技难题
治理盐碱地,改良土壤、培育良种、采用良法和良策缺一不可。
1988年,省农科院李学谌、郭晞明、隋鹏举、赵国臣四名水稻专家来到嘎什根乡,针对当地具体情况进行水稻耐盐碱品种筛选试验,从上百份水稻材料中筛选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长白9号,该品种在土壤含盐量0.3%和pH8.0至pH8.5碱性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发育,直到今天,这个品种仍然是我省西部地区水稻主要栽培品种。
“长白9号抗倒伏、高产、耐盐碱、耐肥还抗病,特别是在镇赉县,正常年份公顷产量都在1万公斤左右。”省农科院水稻所副所长郭金瑞说。
近年来,在省农科院水稻所水稻栽培与耕作技术研究团队的努力下,团队通过总结30多年盐碱地改良经验,形成了以土壤评价为前提,优质丰产耐盐碱品种选育为基础,耕层构建技术为核心,高效肥水控盐技术为手段,以养促改、提质增效为目标的苏打盐碱地水稻稳产可持续技术体系。实现了重度盐碱地当年亩产超300公斤,累计改良盐碱地面积超30万亩。
三代农科人通过“以稻治涝、以稻治碱、以稻致富”,使镇赉县水稻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产到高产、从高产到优质”三个阶段性跨越,盐碱地种稻产量也从350公斤/亩增至900公斤/亩,在盐碱地种稻研究与生产上取得巨大成就。
专家挂职,壮大基层科技力量
从“白色沙漠”到阡陌纵横,镇赉县建平乡这片曾经的重度盐碱地上,如今也能看到千重稻浪绵延无际。“今年水稻年产量可达到1000吨以上,产量比去年再次提升10%。”在镇赉扎根12年的省农科院水稻所副研究员、省科技特派员马巍告诉记者。
从荒芜地到稳产田,再到部分田块已成为公顷产量超10吨的高产田,背后离不开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
2023年6月,马巍正式挂职嘎什根乡副乡长。挂职以来,马巍根据嘎什根乡水稻产业特点,与当地政府、稻米生产企业负责人、种植养殖户建立了对接关系,建立了专家服务基层的长效联系机制,通过长期服务与集中服务让专家持续有效地开展好对嘎什根乡的后续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近年来,省农科院携手地方政府积极探索院地合作新模式,持续加大重点领域科技派驻力度,先后选派39名科技人员到白城、松原、洮南、桦甸等10余个县市挂职科技副职,精准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技术需求,针对农业生产实际问题,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一个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支撑和引领吉林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走进嘎什根乡种植户王志君家,他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好年景,丰收了!”如今,嘎什根乡是全县第一富裕乡,镇赉县也是全省水田第一大县,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产量、质量逐年增长。
2023年,镇赉县实现水稻种植面积155万亩,产量20.5亿斤。
谁能想到,这富饶、美丽的大粮仓,曾经是寸草不生的盐碱荒滩。水稻所研究员孟维韧告诉记者,从1988年算起,省农科院水稻所已经有三代科研人员在这里坚守36年,奉献了他们的智慧与青春。
成果转化,盐碱地变身米粮川
盐碱地被称为“白色沙漠”,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镇赉,正处在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昔日盐碱滩,是如何成为泡湖纵横、稻田连片的米粮川呢?
变化还得从一条江和一群人说起。
“别小看我种地的水,得益于引嫩入白工程,我灌溉用的是嫩江水,正是有了这嫩江水的滋养,盐碱地才变身高产稳产的良田。”种粮大户张伟说。
“以稻治碱,不仅增加了土地收益,更实实在在改变了这片土地,原来的值是pH10.5,通过多年的改良和种植,现在的值达到pH7.5左右。现在每公顷水稻产量接近1万公斤。”张伟喜滋滋地说。
粮食高产稳产,选择耐盐碱水稻品种是关键。耐盐碱水稻品种的研制离不开省农科院水稻所的专家。
“我的试验田里生长着92个试验品种,全县的盐碱地再复杂,也能从这里找到一个适合种植的品种。”75岁的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说,虽然镇赉的水稻产业是从盐碱地里硬生生种出来的,但当地农民这些年已不再为产量发愁,而是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出好米、创好牌、卖好价”上。
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下一步,镇赉还要培育出更好更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端牢“中国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