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指检察机关在检察履职中发现社会治理领域存在违法犯罪隐患、监督管理漏洞等问题时,向有关单位和部门提出改进工作、完善治理的建议。检察机关要树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作用促进诉源治理,坚持由“治罪”到“治理”转变,从“办理”向“办复”深化,提升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推动深层次诉源治理。
围绕发展全局,更新理念,深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治”的效能
理念一新天地宽。要用新的检察监督理念引领检察建议工作健康发展。一是树牢为大局服务理念。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将完善社会治理的意见向前端治理环节反馈的关键途径,也是实现前端和末端协同治理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相关领域诉源治理、降低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学会用系统思维,贯彻为大局服务的理念,善于通过类案办理发现涉及社会治理、行业管理等问题,为推动社会治理提供建议参考,而不是为了考核制发应付式、浅层次的检察建议。二是要树牢双赢多赢共赢理念。在初始沟通中,检察机关要心中有数、脑中有术。要认真调查核实、谨慎分析研究,找准社会治理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措施和建议要实际且可行,让被建议单位理解检察机关不是来“挑刺找茬”“刷存在感”,而是真正促进大局发展、参与社会治理,不是单方面查找问题、提出要求,而是通过合作的方式查补漏洞、防范风险。在后续跟踪时,检察机关要手中有招、脚下有路。三是深化“求极致”的理念。切实提高司法办案、调查研究、释法说理能力水平。紧紧围绕案件办理,深度挖掘背后深层次原因,重点掌握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与其他类别检察建议的区分适用,从制发对象、监督事由、建议内容、保障落实手段等方面着手,强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法律效果。
锚定主责主业,注重质量,强化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效”的提升
检察建议的刚性主要取决于建议的质量,质量是检察建议的核心和生命线,因此,检察机关要狠抓检察建议的质量。一是深化能动履职意识,优化检察建议源头活水。常态化开展检察建议的学习培训,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拓展“视野”,提升“广度”,紧盯社会热点难点,紧紧围绕民生福祉、公共利益、公平正义等热点问题,突出预警性、普遍性、倾向性,注重从个案向类案的监督拓展,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服务一方”的监督效果。同时,充分发挥业绩考评指挥棒作用,设定数量和质量双重标准,将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质效纳入检察官业绩考评,提升检察官能动履职意识。二是严格规范制发程序,提升检察建议自身质量。严格按照《人民检察院检察建议工作规定》要求,对检察建议书的制作格式、制作流程、审核把关、送达回复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用好调查核实权,规范调查程序,通过现场查看、走访询问、调阅书证等方式,增加亲历性,严把检察建议事实关和证据关。积极开展多方沟通协商,提出于法有据、操作性强的建议,让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更加“接地气”,切实提升检察建议质量。建立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评选优秀检察建议案例,引导规范办案。三是强化统筹督导举措,增强检察建议刚性力度。加强督促落实,做好送达前沟通、送达后跟踪。检察建议制发前,尽可能地调查彻底,充分借助外脑,对检察建议中涉及的疑难、复杂和专业性较强的问题,向相关领域专家咨询或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确保检察建议的专业性。加强与被建议单位的沟通协商,检察建议正式发出前提前征求被建议单位意见,尊重其异议权,异议成立的及时对检察建议进行修改,异议不成立应说明理由。检察建议发出后,要主动跟踪落实,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头看”,及时了解被建议单位在落实检察建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动提出对策建议,不断完善整改措施,共同推进检察建议落地落实,切实做到以“我管”促“都管”,强化社会治理效果。四是加强公开和考核机制,形成社会综合治理合力。检察建议制发时,多采取公开宣告、社会公告等方式,让被建议方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第三方充分参与,从程序上赋予其一定的刚性;探索将其纳为检务公开的范畴,依托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建立检察建议信息公告平台,审慎公开相关检察建议文书,扩大其传播度和知晓度,增强检察建议的作用力、约束力和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影响力。
聚焦治理效果,强化宣传,突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防”的宗旨
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制发初衷之一是“抓前端,治未病”,因此要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好监督效果,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一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灵活运用公开听证、宣告送达、检察普法等方式,与被监督单位“面对面”沟通,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政机关代表、专家代表意见,扩大社会公众对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工作的知晓度,有效增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二是加大宣告送达力度。通过当面宣读检察建议书并示证说理、第三方见证监督、督促被建议单位重视、接受和采纳检察建议,提升送达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的严肃性,同时倒逼检察机关夯实工作基础、提升建议质量。开展检察建议宣告送达,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扩大检察建议的知晓度。三是加大典型案例宣传力度。建立典型案例学习研讨和培育制度,提升干警规范办案能力。通过召开座谈会、案例观摩庭等形式,全面宣传具有较大影响的检察建议典型案例,以案促治、以案促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现场观摩制发检察建议的个案庭审活动,不断强化检察建议社会影响。
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是新时期检察工作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相关部门补足短板、填补漏洞的一项重要举措。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到“三个善于”,抓实“三个管理”,进一步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在加强溯源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东丰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