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食品安全和营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这一主题,重点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修订履行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公众饮食营养健康的有关情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介绍,在保障安全方面,始终坚持健康优先,因为安全是标准的首要任务。我国现行有1610项标准,包含2万多项指标,涵盖全部340多种食物种类,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从原料到产品的各个环节,从婴幼儿到老年全人群。我国的标准既和国际接轨,又适应我国的国情和风险防控需要,是可以有效地保障大家饮食安全的。
为了保障大家吃得更营养,国家卫生健康委部署了专项宣传,并且发布了30条核心信息,通过各个网站和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报道,引导大家的消费观念方面。在供给侧方面,田建新介绍,推动社会生产提供更多需要的营养产品和服务。按照国际通行的“营养引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原则,一方面,加强标准的引领。通过制定标准,比如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还有营养强化剂、老年食品、运动营养食品等国家标准,引导企业营养化转型。从“生产什么群众就买什么、吃什么”,转向“群众吃什么、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主动优化食品供给。
与农业农村部门协作推进双蛋白工程,包括优质的植物蛋白比如大豆、优质的动物蛋白比如牛奶。指导各地建设区域性营养创新平台,鼓励研发营养健康食品。
田建新表示,围绕“大食物观”理念,卫生健康部门聚焦拓展资源,保障食物供应的安全。“十四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受理“三新食品”的审批543个,所谓“三新食品”,包括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此外,围绕开展“三新食品”审批,聚焦改革创新,破解审批难题,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生物制造类食品加速发展,有的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道。为了适应有关方面新食品原料审批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农业农村部通过先期试行、循序推进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跨部门协作的协同审查机制,解决了安全性审批落地的问题。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