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常平 记者 吴连祥 报道 通化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聚焦重点靶向发力,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建设,实现乡村面貌持续焕新,进一步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化县坚持规划为先,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明确路径,强化保障,压实责任,推动乡村建设从“摆脱脏乱差”向“追求乡村美”迈进。集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彻底整治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现象。目前,全县各行政村通过开展村庄清洁、农村污水处理、绿化美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整洁有序。
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全域提升。通化县按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十有”标准,紧贴村庄和百姓实际需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将环境整治与特色资源融合推进,精心打造自然生态文化、特产和生态农业、生态健康养生、东北抗联红色记忆4条精品旅游观光路线,并在线路沿线高标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一路一景、一村一韵”,使和美乡村的底色越来越靓丽。
注入产业动能,实施长效治理。产业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石。因此,通化县以产业为引擎,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产业,不断丰富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内涵,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西江月休闲旅游现代农业观光园、万茂滑雪度假区(康养谷)、转水湖樱桃谷等田园综合体项目初见效益,逐步形成集采摘、餐饮、娱乐、观光等于一体的“健康乡村游”发展格局,为农村环境整治注入了不竭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