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3日
首页
第05版: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看乾安

乾安县深入贯彻落实松原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任务,统筹谋划,科学布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绘就一幅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产业兴旺、百姓安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引领推动乾安县乡村全面振兴蓝图。

产业兴则百业兴,推动扶贫产业提质增效。乾安县投资1.28亿元,实施棚膜、光伏、农机、牧业小区和龙头企业合作带贫等五类产业项目112个,其中实施棚膜项目57个,建成大棚748栋,其中温室大棚78栋、日光大棚670栋;实施农机项目22个,购买各类农机具110台;实施牧业小区项目6个,建成各类养殖小区6个;实施光伏项目24个;实施政企合作带贫项目3个。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为传统农业的单一生产模式注入了新活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乾安县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准则,深入挖掘农民潜力,鼓励农民产业就业、自主创业,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制定发展庭院经济补助政策,引导具备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共861户,种植谷子、小麦等各类经济作物498亩,补贴资金30.1万元;养殖芦花鸡3.2万只,补贴资金5.61万元。县残联兼顾残疾人就业,组织开展了“残联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万村残疾人行动”,为全县257户建档立卡残疾人免费发放鸡雏2.53万只、饲料17.71吨,拓展了残疾人增加收入的渠道,脱贫攻坚不落下一人。创新探索组织化输出、兜底化安置、实名制管理等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新模式,做到政策衔接与帮扶衔接并举、节前稳岗与节后返岗并行、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

脱贫不是终点,乾安县筑牢返贫第一线,探索建立“全面查、从严核、精准帮、评估销、抽样检”“五步协同”防返贫机制,精准制定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构筑了县级主体、镇级实施、村级落实的“三级责任网”,实行常态化防返贫监测排查,对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负责人、包保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创业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系统干部等进行全员培训,推动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干部轮训全覆盖。实行县级领导包脱贫村和“321”(县级领导包3户、科级领导包2户、一般干部包1户)包保机制,53支驻村工作队,108名驻村干部始终坚守在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第一线。

乾安县政府坚持“要想富,先修路”的经济发展理念。2021年全县投资6400万元,新改建维修农村公路80公里,健全乡村道路网,拉进城乡距离,为乡村产业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大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乾安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开展“村庄清洁”和“百日攻坚”行动,投入资金2243万元、动用车辆、机械30082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52万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92万吨、实现垃圾一次性清仓见底。建成10个乡级垃圾转运站、164个村级垃圾收集站,形成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一套集中的长效垃圾处理模式。

为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乾安县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落实“看病120、服务111”医疗扶贫政策。对困难患者服用的医保目录外且无法替代的药品,通过政府兜底、社会捐赠等方式,按50%的报销比例给予保障,解决脱贫户吃“小零药”实际困难。目前,全县脱贫人口基本医疗报销10463人次,支付金额917.32万元;大病保险支付金额167.01万元;医疗救助支付金额546.18万元,救助13212人次,真正做到“送医进万家”。

乾安县坚持新型扶贫政策、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切实实现农民利益,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走出一条独具“乾安”风格的乡村振兴之路。

□ 陈雪峰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