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5年03月29日
首页
第06版:我爱写作

集千年笔墨 书华夏之魂

“天雨粟,鬼夜哭”是仓颉造字的动人画面。“大楚兴,陈胜王”是藏于鱼肚间的决胜密语。“醉里吴音相媚好”是市井之中的祥和图景。

当竹节相碰迸出火花,当春嬗递地吮出碧水,汉字的演变如蜗牛行轨,起承转合间谱出尘世永恒的莲步。集千年笔墨,窥文字之美,书写华夏之魂。

汉字应天地而生,字形中暗藏自然密码。汉字的基因刻在日月草木之间,经历时光洗涤历久弥新。且观“日”字,甲骨文中“日”以浑圆的姿态呈现,而今之“日”笔锋收转,顿挫有力,体现出的是汉字风骨;“人”字在小篆中撇短捺长,形似“入”字,而今舒展大气,简洁明朗,彰显俯仰之姿。文字顺天地而生,自然也随草木万物相变相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汉字代表的是阴阳之气,穷通之理。

汉字蕴诗意之美,意境中足显浩荡诗怀。昔武则天女皇改国号为“曌”意为“日月当空”,汉字蕴含着日月变迁,更彰显人们对精神美的追求。同样深刻寓意的还有“盟”字,试想浩荡长空之下,三人成行,歃血为盟,一皿成诺,乾坤为铭,日月可鉴,造字之人有何等的义气与胸怀?“愍”字“民”为当头,“文”字在右,“心”字作底,意为忧愁,又该成为多少为官之人的座右铭?惟有中国才能在方块之中尽显声韵美,意韵美,画韵美。

汉字蕴时代价值,甲骨中铭刻华夏精魂,汉字的价值,在于“融合”与“铭记”。昔鉴真东渡,为日本文字产生助推一臂之力;玄奘西行,促进了汉字与佛教的融合。“菩提”“般若”“舍利”来源于梵语,用汉字表示则又有了独特意味,“侘寂”“精神”“意气”原为日本美学名词,用汉字书写则更能体现其中含意。汉字是最精确的翻译,最智慧的诗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金币。

过度拓展与融合往往带来危机,近日国内多地出现“文化侵略”现象,将中国汉字偷换为日文,颜真卿血书《祭侄文稿》被当做日式点心的包装纸,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不尊重。应擦亮眼睛,谨慎面对。语言的多样化,又为我们带来曙光。多种濒临失传语言的发掘,更让我们看到文字的多样之美。

汉字如涓流,必江浸为红海;汉字似爝火,卒以成燎原之势;汉字更是如今的我们,面临崔嵬与大道,书写自我人生,方为应有之义!

顾佳音 白山市第二中学



吉 林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火炬路1518号